Quantcast
Browsing latest articles
Browse All 10 View Live

文字的三要素

1.字形 2.字義:本義、變義(引伸義10:又稱為引申義、是從本義廣大應用的;例,血→血淚,是本義的擴大;比擬義11,是從形體上比擬而產生的變義,例如,從尸到層,是本形的擴大。假借義12,巴→嘴巴、巴縣,又稱為接枝式的變義) 3.音:本音、變音(古今音變、方言異讀、引伸音變、假借音變)

View Article


中國文字

文字的稱謂: 一、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.敘》云:「倉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;其後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」 二、宋鄭樵《通志.文字略》云:「獨體為文,合體為字。」 三、文是依據各類事物而畫出的形象,乃獨體的「初文」;字是由文孳乳而成,既可會意,又可形聲。 中國文字的稱謂: 《周禮.外史》:「掌達書名。」鄭玄注:「古曰名,今曰字。」 《左傳》:「於文,止戈為武...

View Article


文字起源與生字教學

文字起源與生字教學 台東師院語教系 許秀霞 壹、 引言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,最大的功勞非文字莫屬。有了文字,人們不再需要結繩記事或是刻劃符號,便可把事情記下來。而文字另一個好處便是它有統一的格式,不會因每個族的符號不同而產生誤會。 貳、 中國文字之美 每個字都有獨立的形音義。(晚眺詩、諧音...

View Article

文字學理論在生字教學上的應用

趣味化的生字教學 ──文字學理論在生字教學上的應用 生字教學在國小語文領域的教學中,是基礎且重要的一個部份。中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專著《文心雕龍》中曾說:「夫人之立言,因字而生句,積句而成章,積章而成篇。篇之彪炳,章無疵也;章之明靡,句無玷也;句之清英,字不妄也;振本而末從,知一而萬畢矣。」(文心雕龍.章句)可知單字是句子、段落、篇章的基礎;一篇義理精闢、文采華美的篇章...

View Article

漢字教學途徑

漢字教學途徑 一、字源 所謂「字源」教學法,是要透過漢字的本形,來說明本義,以強化學習效果。這種方法,多半用於圖畫性較強的象形、指事與會意字上。此外,「字源」教學法也可加深學生對於中國文化與社會的認識。 二、字根 在漢字中,許多不同偏旁的字都來自相同的「字源」。所以再學習認字時候,如果能掌握「字源」,就可以同是認識一批字。例如: 1.《說文》:「戒,警也。从卄戈,持戈以戒不虞。」所以...

View Article


圖書分類與目錄之學

圖書分類與目錄之學 根據《國語‧楚語上》,春秋時代教導太子的科目有「春秋」﹑「世」﹑「詩」﹑「禮」﹑「樂」﹑「令」﹑「語」﹑「故志」以及「訓典」等九種,這可以反映春秋時代,特別是楚國,對於典籍類別的見解。到了秦朝,由李斯的<焚書之議>,可見詩書六藝、史官記籍以及百家語,三者儼然有別,不僅如此,上述三種文獻外,醫藥、卜筮和種樹又是另外三種彼此不同的文獻。漢時大規模整理圖書文獻,始提出...

View Article

經部概論

《說文解字》云:「經,織縱絲也。」經,古代文字作巠,是指織布機上的縱線。春秋時代時並沒有紙張,一般文字多書寫於竹簡木片上,再用繩線連貫起來,以免錯亂散失,所以「經」就成為當代一切書籍的通稱。 如儒家論孝的書稱之《孝經》;《漢書、藝文志》稱老子為經,稱醫家之書為醫經,而《墨子》書中則有<經上>、<經下>、<經說上>、<經說下>各篇。 漢武帝獨尊儒術: 董仲舒生於漢文帝前元元年(西元...

View Article

孝經

孝經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,曾子侍。子曰:「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訓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,汝知之乎?」 曾子避席曰:「參不敏,何足以知之?」   子曰: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復坐,吾語汝。」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至始也。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」「夫孝,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。」  大雅曰:「無念爾祖,聿修厥德。」

View Article


大陸簡體漢字簡化原則

ㄧ、大陸簡體漢字簡化原則: 在一九九三年香港中華書局出版,劉扳盛編著的《中華新詞典》中,附錄了一個《漢字簡化方表法》,把漢字簡化的原則歸納為六大類: 〈ㄧ〉簡化偏旁 把比較偏難的偏旁更換成比較簡單的偏旁,簡化後仍是形聲結構。如: 蘋→苹 〈二〉同音替代 在意義不渾淆的條件下,用形體簡單的同音字代替繁體字,既減少了數字,又突出了表音的特點。如: 暸→了 麵→面 ...

View Article


新版《康熙字典》引爆繁簡之爭

新版《康熙字典》引爆繁簡之爭 丁文玲/台北報導  (20080519) 問世三百年來,第二度傾官方之力、全面修訂的《康熙字典》,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隆重推出。過去《康熙字典》均以紙本印行,收錄的也是繁體字,但這部對岸新修訂的《康熙字典》,則附有光碟,強調下載字典程式之後,無論用繁體字或簡體字都可以查閱,引爆文人學者熱烈討論繁簡體字孰為正統?何者為優? ...

View Article
Browsing latest articles
Browse All 10 View Live